下班回家,记得买花。

日期:2022-05-05 来源:灵虎广告


夏日渐浓,每日下班拐过往常的路口,总能看到一个阿姨在卖花。


小竹篮里挤满了香水百合、茉莉和栀子,花香融合了晚风的温热,散发着慵懒缱绻的气息。芬芳徐徐升腾,放肆地扑在面颊、领口和裙摆,终于拿包、递钱、接花,然后一路沉醉在这花朵给予的温柔中。


抬头看去,十字路口臂弯抱一束洁白的栀子或是百合的年轻人一晚比一晚多了。


为何年轻人都爱买花?


在人们印象中,花常出现的场景一般是医院探望、传统节日赠与他人等,起寄托感情与祝福的作用。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上班族们,越来越喜欢购置鲜花布置办公工位和起居空间。千亿鲜花产业,正悄悄崛起。



消费水平上升 鲜花价格下降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583元,增长6.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1%。这意味着人们不仅收入提高,而且在“愉悦自己”上更舍得投入。消费结构变化规律表明:收入水平越高、收入来源越稳定时,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和选择越趋于"求名、求新、求美"的心理欲望。鲜花市场的崛起,和国民整体购买力提高紧密相连。近年来鲜花电商相继冒头,更打开并培育了鲜花O2O的消费市场,并逐步走向成熟。


图片
图片


商场里野兽派的599元一朵的永生花和1680的母亲节限定花束很漂亮,地铁口10元一束的满天星、19.9元10支的玫瑰花同样娇艳欲滴。单价低廉的流动花摊和生鲜实体店里,鲜花分档位整齐摆放,但消费者并不会刻意计算每支花的具体价格——因为总体花费不高。它们多是盛放期的鲜花,因为剩余花期寥寥才被批发商低价处理,品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图片

更重要的是,虽然鲜花商品的单价由于购买渠道不同存在巨大差异,但在买鲜花的年轻人眼里,似乎是不存在由价格制造的鄙视链。因为100块一支的玫瑰和1块一支的玫瑰同样可爱。


年轻人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

图片

高压的社会环境中,鲜花消费正中当下“悦己经济”消费文化的下怀。少喝一杯奶茶、少点一顿外卖,就可以买一大束鲜花回家,从清新的花香中获得精神的快乐和慰藉。有点类似“口红效应”,普通人承担不了大额消费时,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鲜花正好可以提供和奢侈品相似的消费快乐。简单来说,鲜花在情感上的附加价值是年轻人买单的主要发力点。

图片

网络的发展为鲜花从礼品转型为普通消费品添砖加瓦。打开豆瓣的“我又买鲜花啦”小组,超过十万的组员们正发帖分享识花、醒花、剪花或插花技巧,交流诸如如何延长花开周期的方法。只要轻轻点击“加入”,你就可以成为其中一员,享受单纯的社交快乐。



被禁锢在生活压力锻造的“笼子”里,年轻人越来越需要一些美好的“小确幸”来享受片刻的安宁,而鲜花无疑是最好的调剂品。绚烂的花摊,就像城市里鲜活的毛细血管,给予着走向它们的人源源不断的精神需求和美的享受。



销售渠道拓宽 营销手段更丰富


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鲜花产业的销售渠道并缩短了销售路径,消费者可以接触到商品供应链的前置环节,拥有更多的商品和价格的选择权。在一些线上电商app和线下门店(以盒马为例,目前在北上广深等15个城市近300家门店布局了鲜花业务),消费者可以对鲜花的品种、产地和价格直接进行综合比对,逐渐养成了买菜的时候也顺手买束花的消费习惯;还有美花美家、远方的花等小程序等,种类丰富的鲜花均来自云南昆明的当地企业,玩着微信的时候就可以轻松下单。配送的生鲜供应链温度一般保持在4~15摄氏度,鲜花的保质期可延长至一周左右。



除了实体店和电商,鲜花主播、花市批发商、流动摊贩……鲜花的零售方式是多元的,过去单向的供应链被打破,几乎所有中间环节都有机遇直接面对消费者。鲜花的用户属性则逐渐从轻度用户转化为重度用户,从偶尔购买到定期购买。


图片


关于鲜花的营销,社区电商和生鲜团购等自建渠道玩家颇有心得。99元包月、每日一花、免费给好友赠花、关注公众号送样品鲜花等策略就敏锐捕捉到了一二线城市白领人群的购物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盒马全国门店鲜花的每天均需求量超过15万枝,叮咚买菜则一共卖出了1.8亿枝鲜花。


总体而言,鲜花市场的崛起已成趋势,但如何突破鲜花鲜花保质期短、对销售渠道要求高、顾客信息无法留存和触达、营销信息难度大缺少互动等难题,仍然等待着这个千亿级产业自己去市场“挖掘”答案。


今天,你买花了吗?




灵虎说

ling hu pin pai ce hua


消费结构总在不断变化,为消费者构建更美好的生活愿景或许才是鲜花市场腾飞原因和意义。我们做营销策划时,要努力探索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力,抓住消费者的当下需求,在竞争中开辟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